印度海军“超日王”号航空母舰(INSVikramaditya,又译“维克拉玛蒂亚”号)的前世今生,堪称冷战后全球海军史上最复杂的装备改造工程。这艘满载排水量4.5万吨的巨舰,其改装历程跨越三朝,见证了印度海军从区域力量向远洋海军的转型阵痛。 该舰1978年始建于尼古拉耶夫造船厂,1987年以“巴库号”之名加入苏联海军北方舰队,是“基辅”级载机巡洋舰的收官之作。
“超日王”号航空母舰舰长273.1米,舰宽52.8米,采用8台锅炉+4台蒸汽轮机动力组(20万马力),装备有12枚SS-N-12反舰导弹、SA-N-3/4防空导弹及密集阵近防系统,可搭载36米格-29K战斗机、12架雅克-38垂直起降战机和19架直升机。
其搭载的米格-29K多用途战机,作战半为径1300km(带副油箱),配备R-77中距导弹和KH-31反辐射导弹,采用以色列EL/M-2001D雷达,具备有限的超视距空战能力,另外,该舰后期还加装有以色列“巴拉克-8”防空导弹(射程70km)、俄制“卡什坦”弹炮合一系统(射速10000发/分钟)6×AK-630近防炮(射速5000发/分钟)近防系统。
该航母曾于1994年锅炉爆炸导致全舰动力系统瘫痪,1995年被俄罗斯海军正式退役封存。
2004年印度以“免费获得舰体+支付改装费”模式签约,初始预算9.74亿美元,最终实际支出超30亿美元(含舰载机)。
2004年印度以“免费获得舰体+支付改装费”模式签约,初始预算9.74亿美元,最终实际支出超30亿美元(含舰载机)。
2024年“超日王”号航空母舰与印度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组成编队,可覆盖印度洋70%海域。2017年参与美日印“马拉巴尔”联合军演;2019年印巴冲突期间实施海上封锁;2023年部署亚丁湾打击海盗。
可以说,“超日王”号航空母舰为印度积累了大量的航母操作经验,培养了超过3000名舰载机飞行员与甲板作业人员。其宝贵经验为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的后续改进提供了重要参照,标志着印度海军正从“平台追赶”向“体系建设”艰难转型。
但“超日王”号航母自服役以来,便事故频发,这些接连不断的事故深刻凸显出该舰在设计与维护方面存在的重大隐患;
2012年,在海试过程中,锅炉出现大规模损坏,严重影响了舰艇动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不仅导致海试进程受阻,也暴露出动力系统设计或设备质量方面的潜在问题。
2016年,发生毒气泄漏事件,这一事故造成了2人不幸死亡,凸显出舰艇内部安全防护与通风等系统可能存在设计缺陷或维护不当的情况。
在2019-2022年期间,更是连续发生4次火灾。其中,2019年的火灾致使1名军官死亡,而2022年在试航中再次突发大火,这些火灾事故不仅对舰上设备和人员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也反映出舰艇防火设计、消防设施以及日常维护管理等多方面存在漏洞。
2020年,舰上搭载的米格-29K战机坠毁,致使1名飞行员丧生,这表明舰载机与航母之间的适配性、航母飞行保障系统以及战机维护等环节可能存在不足。
与此同时,“超日王”号航母还存在防空方面存在显著不足问题,其缺乏中远程防空导弹,致使在执行任务时,不得不严重依赖外部掩护力量来保障自身防空安全。这一短板使该舰在面对具备中远程打击能力的敌方空中威胁时,防御态势极为被动。
与美军核动力航母相比,“超日王”号的出动效率较低。美军核动力航母可凭借其先进的弹射系统、高效的甲板调度以及强大的动力支持等因素,能够实现较高的舰载机出动频率。而“超日王”号单日最大出动架次仅约30架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其在作战行动中的快速反应能力与持续作战能力…
而为了维持“超日王”号的战斗力,印度于2018年投入705亿卢比用于更换轴承并对船体进行全面检修。然而,从后续仍频繁发生的事故来看,这些措施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该舰存在的问题,设计与维护方面的深层次隐患依旧存在,持续影响着舰艇的正常运行与作战能力。
尽管存在诸多缺陷,该舰仍为印度积累了航母操作经验,培养了超过3000名舰载机飞行员与甲板作业人员。其经验教训为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的后续改进提供了重要参照,标志着印度海军正从“平台追赶”向“体系建设”艰难转型。
拉伯配资-10大配资公司最新排名-可转债配资业务-可转债配资业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